特朗普团队显然已经意识到,如果美国与中国的对抗无法占得上风,那么就必须在其他地方弥补这一损失,印度便成了他的新目标。近日,华盛顿和北京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一场短暂“休战”令双方暂时松了口气。商务部发布了联合声明,宣布再次暂停对彼此商品征收24%的关税,为期90天。这一决定虽然表面上带来了短暂的缓和,但在另一端,印度的经济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。就在美国政客们为这一阶段性的“胜利”庆祝时,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印度门前,一群年轻人却正在涂写着抵制美国商品的标语,气氛显得格外紧张。
几天前,8月6日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,由于印度持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,美国将对印度加征25%的关税。这一举措非常直接且具有威胁性,令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税率飙升至50%,覆盖的产品范围包括了印度的重要出口品如服装、药品、智能手机等。印度的商务部官员看到清单时,不禁感到心头一紧。尤其是在孟买经营珠宝生意的商人迪拉杰·维塔,得知金价已经高企的情况下,再加上新征的50%关税后,直接表示无法继续运营自己的店铺,生意面临停摆的危机。
展开剩余71%而当中美宣布暂停加征关税的消息传来后,印度方面的反应几乎是立刻展开的。印度政府不仅在24小时内发布了三道反制措施,还宣布国防部长辛格将取消原定的访美行程,并紧急冻结了价值36亿美元的军购订单。这一系列的反应包括了搁置对六架波音P-8I反潜巡逻机、“斯特赖克”装甲车和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的采购,显然印度的反击已经开始进入实质阶段。与此同时,印度还向世界贸易组织(WTO)提交了一份价值7.25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,明确针对美国中西部摇摆州的杏仁、苹果、核桃等农产品。民间的抵制浪潮也迅速蔓延开来,从麦当劳、可口可乐到亚马逊、苹果手机等,美国品牌的商品纷纷成为了抵制的对象。印度人民纷纷呼吁本土企业应当拥有自己的社交平台,像推特、谷歌、脸书这样的巨头应当让位给本土品牌。
其实,这场风波的种子早在几个月前就已埋下。回溯到今年5月12日,当中美在日内瓦签署关税停火协议时,印度的商工部官员们互相交换着复杂的眼神。此前,印度还曾高调表示,中美之间的冲突是其崛起的机会,甚至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加油助威。苹果生产线迁往印度的消息曾让新德里为之一振,可是,没过多久,美方订单迅速回流中国,印度这边却未能如愿迎来投资。不到24小时,印度便向WTO提出诉讼,印度政府第一次感受到被“战略备胎”的辛酸。
特朗普加征关税的理由看似合理,旨在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来源,但莫迪心里清楚,这场风波的背后是对全球能源定价权的角逐。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其总进口量的40%,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比国际市场低30%。这些廉价的俄罗斯石油不仅是印度工业的重要支柱,更是其赚取外汇的利润奶牛。去年,印度通过将俄油转售欧洲赚取了超过50亿美元的差价。因此,当特朗普要求印度放弃进口俄罗斯石油时,触及了莫迪政府无法妥协的红线:农业问题。
印度40%的人口依赖农业生存,一旦美国要求印度全面开放农业市场,特别是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进口,那么成千上万的农民将面临破产的危险。为了保住这些选民的支持,莫迪明确表示,尽管会付出沉重代价,他也绝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作出妥协。实际上,这句话既是他对特朗普的强硬回应,也是对国内选民的承诺,毕竟农业州的选票对他的政治生命至关重要。
尽管莫迪表面上强硬回应,但实际上他手中的筹码并不多。根据统计,印度对美国的出口仅占美国总进口额的3.2%,而中国的这一比例高达17.9%。特朗普曾直言不讳地表示:“即使把印度市场关闭三个月,仍然不会对美国企业造成致命打击。”从美国对印度的关键产业掌控来看,美国几乎能够随时掐住印度的脖子:印度90%的民航客机依赖波音公司供应,而80%的半导体进口来自美国企业。甚至在莫迪刚刚呼吁“抵制美货”三天后,印度的塔塔集团就因无法获得美国航空发动机零件,被迫向美国进口,以保持生产线的运转。印度企图实现的经济“去美化”目标,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。
发布于:天津市微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