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篇:常见恶性肿瘤的防治
三、甲状腺癌
甲状腺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,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。
1.致病原因。普遍认为与癌基因、碘摄入、电离辐射、性别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。
2.高风险人群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;有甲状腺良性疾病史或甲状腺癌家族史者;儿童及青少年期接触电离辐射的人群;因其他疾病头颈部接受过放疗的人群;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,伴持续性声音嘶哑或发声、吞咽、呼吸困难,且排除声带病变(炎症、息肉等)的人群;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,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人群;桥本甲状腺炎患者;肥胖人群;低碘或高碘饮食人群。
3.临床症状。早期甲状腺癌常无症状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无痛性肿块或结节。随着病情发展,肿瘤可能会压迫气管、食管或喉返神经,出现呼吸困难、吞咽困难、声音嘶哑等症状。
4.预防措施。避免或减少风险因素暴露,加强电离辐射防护,勿长期接触X射线、核辐射等辐射源,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辐射暴露。平衡碘摄入,既不过量也不匮乏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均衡饮食,适量运动,充足睡眠。保持良好心态,合理疏导不良情绪。
5.筛查手段。建议同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。一般人群:临床颈部体检,20~29岁每2~3年1次,30岁以后每年1次;颈部超声检查(甲状腺、颈部、锁骨上),30岁后每年1次。高危人群:颈部超声检查,每年1次。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,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。
发布于:北京市微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