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冈山上那个跟在毛主席身边的年轻秘书,谁能想到日后会成为开国大将,更没人想到他会因为坚持原则被雪藏整整15年。
说起开国十大将,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粟裕、徐海东这些打仗的猛将。不过有一位大将却很特别——谭政,他是十大将里面唯一的政工干部出身。这哥们儿枪杆子没怎么碰过,笔杆子却玩得贼溜,连毛主席都夸他写的文件基本不用改。
从井冈山秘书到政工专家
当年在井冈山,谭政就是毛主席的贴身秘书,干的是红四军前委秘书这个要紧差事。别小看秘书这个活儿,能在主席身边干活的人,那都得是精挑细选的。毛主席当时是红四军党代表、前委书记,身边的秘书要是水平不行,早就被撤了。
谭政这人不简单,脑子活、笔头快,写出来的东西让主席都频频点头。慢慢地,他在政工岗位上越干越出色,提升速度快得让人眼红。毛主席后来评价他:“虽然不负责前线指挥,但是对于军队建设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。”
解放战争风头正劲
解放战争时期,谭政已经是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、四野副政委了。这可都是响当当的职务,管着几十万大军的政治工作。建国后更是一路高升,1956年就当上了全军总政治部主任,还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,妥妥的副国级干部。
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,谭政在党内军内的地位还会更高。可是天有不测风云,一场意外的冲突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。
因坚持原则遭遇人生滑铁卢
上世纪60年代初,军队内部开始流行所谓的“突出政治”,还有一些过分的吹捧言论。谭政这个老政工看不下去了,他觉得这些做法不对路,跟正确的政治工作思路背道而驰。
作为搞了大半辈子政治工作的老手,谭政比谁都清楚什么是正确的政治工作方向。面对当时国防部长提出的一些说法,谭政几乎都不引用,态度相当明确。
矛盾终于在一次面对面的争吵中爆发了。谭政坚持自己的观点,不肯妥协。结果可想而知,他开始遭到莫须有的批判,1960年被免去了总政治部主任职务,降为副主任。
雪藏15年的痛苦岁月
更惨的还在后头。60年代中后期,谭政甚至遭到了隔离审查和监禁。一个开国大将,一个为革命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同志,就这样被关了起来。
这一关就是15年!整整15年时间,谭政这样的政工人才被雪藏,不能为国家和军队贡献力量。说起来真是让人心疼,这对军队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。
就连接替他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上将,遇到重大事情还是会找谭政商量。毕竟萧华在四野时期是谭政的下级,深知这位老领导的能力和水平。
毛主席一句话重获新生
转机出现在1975年。军委扩大会议上,毛主席意识到军队急需优秀的政工人才来解决实际问题。主席突然想起了谭政,对身边的人说:“我很久没有见到谭政了,他去了哪里?”
就是主席这一句话,谭政大将的问题才终于得到解决。他重新担任中央军委顾问,回到了自己最擅长的工作领域。
庐山会议上的沉默智慧
回过头看,谭政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表现其实很说明问题。当时很多人都对彭总、黄克诚、邓华等人进行直接批判,谭政却选择了沉默。
这种沉默不是胆怯,而是智慧。谭政深知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和维护关爱干部的重要性,他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去批判战友。不过这种做法也为他后来的遭遇埋下了隐患,遭到一些人的猜忌。
徐帅的真情题字
谭政80岁生日那天,开国元帅徐向前专门题字祝贺:“您对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建树,您对革命的功绩,是永不磨灭的。”
要知道,徐帅的职务级别比谭政高,年龄也比他大5岁,用词却如此谦恭热情。这足以说明谭政大将在同辈人心中的地位和声望。
坚持原则的可贵品格
谭政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真正的政工干部应该是什么样的。不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,不是拍马屁的应声虫,而是有原则、有底线、敢于坚持真理的人。
他对政治工作的理解和把握是准确的,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主张也是正确的。只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,职业生涯遭遇了挫折。这确实让人惋惜,如果没有这些波折,他本可以为军队建设做出更多贡献。
时代需要这样的干部
现在回看谭政大将的经历,更加凸显了他的可贵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能够坚持原则、不随波逐流,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定力。
谭政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点:真正的政工干部不是只会说漂亮话的人,而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坚持正确方向的人。他的政治工作理念和方法,即使放到今天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
毛主席给他的评价“谭政,就是谈政”,既是对他名字的巧妙解读,更是对他政工能力的高度认可。这样的干部,这样的品格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。
那么问题来了:在你看来,像谭政这样坚持原则的干部,在任何时代都应该得到重用吗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。
微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