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东部的天空,已经很久没有真正安静过。
三年的战争,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被打得元气大伤,但最后“主动喊停”的,居然是俄罗斯。普京手里的底牌已经摊开在桌面,他不打算再继续冒险,而是要把手上的筹码变成可以对全国交差的“战果”。
这次普京的停火意愿,引发了很多解读。不少人以为俄罗斯快挺不住了,但事实未必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个样子。仔细一看,局面其实早已成型。
从2022年枪声响起,到2024年俄罗斯牢牢掌控乌东和南部大片要地,普京不是一无所获地“谋和”。这两年多,俄罗斯占领了乌克兰18%到20%的国土。眼下顿巴斯的煤,扎波罗热的电,赫尔松的田地,还有黑海的战术出口,统统握在手里。盘点完这些资产,你会发现,这场战争的“战利品”,已经足以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代。
其实普京的目标,从一开始就不止于“惩罚乌克兰”这么简单。要说当时喊着“特别军事行动”,多少也带了点遮羞布,但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。
对普京来说,现在是最好的收手时机。第一,战场上能打下来的大地,基本都拿下了。第二,国内支持率已经不像三年前了。第三,西方对乌支持出现了裂缝。如果还不见好就收,那就是拿现有的成果去冒险,风险未必划算。
俄国内部的情绪,其实才是普京最在意的风向标。2022年全民高喊“保卫祖国”,支持率70%起步,但到了2024年,这个数字降到了60%以下。年轻人最先厌倦战争,他们不像老一辈一样忍耐物价飞涨和卢布贬值。谁都记得2022年普京下动员令那场面,飞机票秒没,机场人满为患,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问,这仗还要打到什么时候。
普京这回聪明了,绝不重蹈老路。现在他的策略,说白了就是“稳住成果,包装成胜利”。历史领土收回了,关键设施在手里,要交差有东西,要安民有说法。哪怕经济压力还在,暂时让慢性病拖下去,起码比重伤来得体面。
因为这些地盘,对俄罗斯来说,意义太大。顿巴斯2014年就闹分家了,本就是亲俄聚集地。扎波罗热核电,扛起了大半个乌克兰的电力供应。赫尔松农业才是乌克兰的饭碗,还卡着第聂伯河和黑海的咽喉。有了这些,普京不光能请全国人民喝杯冷水,还能撑一份“历史正义”的局面。
可是外部压力一点没减。西方的经济制裁,没让俄罗斯崩盘,却让老百姓更难过。物资紧缺,物价上天,高端科技全靠走私。别看国防工业热火朝天,但普通人想买台进口手机,还是要操心钱包。反倒是乌克兰,西方的支票越来越有“空头”倾向,F-16和远程导弹的承诺,至今还没有影子。
有意思的是,战争拖得越久,对俄罗斯未必是好消息。伤亡数字西方估算有百万,军费开支已经挤到GDP将近一成,和苏联解体前没差多少。再拖,社会不满会直接上升到“爆锅”的临界点。普京身边的现实主义者提醒他,现在应该打住了。在局势失控前钉死“成果”,是最理性的决策。
外交牌桌上,普京更是精打细算。开出的停火条件,一句“要乌克兰承认现有战线,不加入北约,去军事化”。这意思很直接:乌克兰你什么都没捞着,还要承认失败。泽连斯基这口气,咽得下才怪。美国和北约同样不买账。乌克兰“安全”这根红线,西方谁都没松过。
从泽连斯基那边看,把战争扛下去已是背水一战。支不支持谈判,乌克兰民意本身都分裂了。克里米亚与东南部领土,这两块骨头哪怕碎了,乌克兰人也咽不下。泽连斯基自己还要面对一个问题:合法性。普京直接说泽连斯基“任期已过”,不承认乌克兰总统的身份。这就等于在任何谈判桌上直接扔进了一个定时炸弹。
普京心里最清楚,短期之内“占区合法”很难让世界承认,但也不打算全靠谈判解决。他赌的是,乌克兰拉锯不起,欧美终归疲惫,等到国际社会默认现状,“冻结”成新常态,这些地盘就会慢慢变成“俄罗斯新领土”。这招叫“锁胜”——抢先把已经得到的东西固化成现实,剩下的全在时间里慢慢变化。
现在俄乌前线,表面冷静,实则危机四伏。没有一方敢示弱,没有一方能主动突破。这是一种危险的“冻结”状态,只差一根火柴。谈判桌上,普京要拿胜利说话;战场上,乌克兰想等奇迹降临;西方还在筹码之间反复权衡。谁先软一步,谁就可能输掉最后的底线。
别忘了,历史上“冻结冲突”最后十有八九都变成下次热战的引线。眼下普京以“胜利者”身份收手,俄罗斯人慢慢开始接受这样的胜利。但关键悬念没有解除,只要东欧这块棋盘还握在对弈双方手里,局面就不会静止。
打了三年,普京现在选择“锁定战果”收手,把“现实主义”的算盘打得比谁都清楚。
但这场大博弈,远没到说再见的时候。
微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